由中国铸造协会主办,中国铸造协会风电铸件分会承办的“第七届风电铸件分会年会暨第八届技术研讨会”拟定于2025年11月14 日~16 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
会议主题为“持续变革和技术创新,迎接数字时代机遇与挑战”。
由中国铸造协会主办,中国铸造协会风电铸件分会承办的“第七届风电铸件分会年会暨第八届技术研讨会”拟定于2025年11月14 日~16 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
会议主题为“持续变革和技术创新,迎接数字时代机遇与挑战”。
为推动中国铸造产业集群建设迈向国际化,向世界介绍中国铸造产业集群建设的经验与方案,2025年10月27日,在中国铸造协会发起和牵头下,世界铸造组织(WFO)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理事长娄延春,WFO秘书长Jose Javier Gonzalez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铸造协会会长张立波带领的中铸协团队,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中等共同召开会议,正式成立“WFO铸造产业集群委员会”。这标志着全球铸造产业在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与标准共建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25年1-8月我国铸件出口数量同比增长,20个税则号出口总量423.5万吨,同比增长4.3%;出口总额117.8亿美元,同比增长3.8%。对美国出口93.4万吨,同比增长3.1%;对美国出口金额28.6亿美元,同比增长9.7%。
其中8月份,20个税则号共计出口55.5万吨,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3.7%;出口金额15.5亿美元,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3.5%。对美国出口11.1万吨,同比下降24.4%,环比下降17.6%;对美国出口金额3.4亿美元,同比下降7.9%,环比下降4.3%。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能源与AI的深度融合划定了科学路径。新政标志着我国能源行业正迈入一场系统性、革命性变革——以AI为核心驱动力,重塑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为构筑高质量能源供给体系与高水平能源安全屏障奠定坚实基础。
9月3日东北三省一区精密铸造转型升级发展论坛在沈阳召开。论坛以“聚焦精铸绿色智能升级,分享转型实战经验案例”为主题,紧密贴合当下行业发展方向,聚焦精密铸造企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核心议题,邀请业内科研院所、优秀企业进行深度研讨,分享转型升级成功实践案例,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找准转型路径提供宝贵思路,为东北三省一区的精密铸造企业搭建起“破瓶颈、找路径、促协同”的高质量交流平台。
为推动铸造行业创新、智能、绿色发展,中国铸造协会定于 2025 年9月24~26 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第十届铸造行业创新发展论坛”。
本届论坛拟邀请国家部委有关领导出席,邀请行业专家重点围绕当前铸造行业创新发展、智能制造、绿色铸造做主题报告,分享交流典型绿色智能工厂的实践经验。
2025东北亚国际铸造及热加工展览会将于9月1-4日与制博会联袂亮相沈阳国际展览中心。
展会紧扣东北亚市场迫切需求,精准聚纳日韩俄等国的采购、合作、投资及供应链重构资源,以机床铸件、汽车铸件、轨道交通铸件、高端装备等六大核心展区打造高浓度对接场域,汇聚资源与产学研力量,助力企业抢占产业链升级关键席位,紧密咬合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与供应链,推动产能对接与成果转化,为东北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进入6月份,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全部实现正增长,且增速都在回升。
从外贸主体看,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我国外贸比重达57.3%,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我国外资企业进出口6.32万亿元,同比增长2.4%,已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资企业达到7.5万家,创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
2025年7月1日上午,亚洲国际贸易投资商会一行到访中铸协,就国际会展合作、商贸投资服务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度交流。此次访问由亚洲国际贸易投资商会名誉主席、前泰王国驻昆明总领事 Mrs. Chamaiporn Chuecharoan 带队,名誉主席吴志毅、顾问 Mr. Eakavud Chuecharoan、主席助理兼翻译 Mr. Pipat Krudchamnong 随行,西麦克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睿、第一事业部高级项目经理李道伯、运营经理刘明洋也一同参与。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东生、执行副会长高巍、副秘书长陈星、曹林锋、国展部尤扬热情接待。
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化交易规模逐年扩大,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持续提升、作用明显增强。
从今年6月1日起,新投产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原则上全部入市交易,电价由市场说了算。新能源全面入市打破地域壁垒,促进跨省跨区交易规模扩大,有利于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电力市场建设工作进一步换挡提速。
